当前位置 : 首页 > 基层工作动态
  • 朗读
    乌兰察布:下好“三步棋”,擦亮政务诚信底色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持续推动政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行诚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立标尺 践初心

    根据法律法规的调整,组织专人对市场、卫健、城管三个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开展了全面梳理,结合《集宁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4年版)》,共梳理行政许可事项103项,编制了集宁区第一版《审批工作规程》,逐事项规范审批名称、审批设定依据、申报材料、法定时限、办理环节、办理流程、样表空表、审批结果、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等9项内容,增强工作规范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审批各环节的标准和要求,形成同一事项审批标准化、规范化。

    指尖办 数字化

    聚焦市场主体进入某一行业涉及多张许可证,需要多头审批、多次申请、多次核查,各单项审批证件数量多,信息分散的问题,积极探索“一业一证”改革,通过向企业颁发一张载明相关行政审批信息的综合许可凭证,为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一证准营、一码亮证”的快捷审批服务,实现行政审批轻装上阵。下一步,集宁区将重点围绕“小店经济”如便利店、饭店、小餐饮等重点领域,逐步推动实现“一业一证”,为更多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重诚信 提效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集宁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主动谋划,积极开展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建立工作,充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4年版)》,实现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一体化应用,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信用查询服务,截至目前,15个部门完成行政事项信用信息查询工作任务。

  • 朗读
    乌拉特后旗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系列活动之“巾帼暖人心”维护妇女权益专项活动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司法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制建设、创新宣传载体、探索法援工作新模式,进一步深化“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

    加强硬件建设健全工作机制

    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岗”派女律师窗口接待妇女群众,开通妇女维权“绿色通道”做到妇女法援案件“三优先”。进一步拓宽法律援助范围,将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妇女主张相关权益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在推行法律援助“市域通办”的同时,确保法律援助实体、热线、网络“三台”融合贯通,多渠道、全时空推行“12348ViVi服务电话热线”“乌拉特后旗公共法律服务微平台”等,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边境偏远地区的妇女通过“掌上联盟”服务感受法律援助的惠民温度。为维护和保护好妇女受援人隐私,设置私密接待室、“法治憩苑”等配套功能区。以“党建+法律服务”为主题,将党建+1234工作法贯穿法律服务全过程。选派女律师和女心理咨询师接待妇女受援人,把法律服务和暖心疏导结合起来推行“援心结合”新工作模式。

    健全网络覆盖创新宣传载体

    建成以旗法律援助中心为主导,乡镇苏木、公、检、法、工、青、妇、残等19个职能部门及旗辖嘎查、村为辐射点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旗的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各工作站、室通过发放普法宣传材料、播放法治宣传片、设立咨询台等方式,普及妇女同志在人身权利、婚姻家庭、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权益,接受妇女群众法律咨询,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作用。

    拓宽服务方式让法援服务提速增温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在担任全旗嘎查、村法律顾问的同时,不断深化“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培训指导,针对妇联组织的“巾帼法律明白人”开展专题业务培训,让“法律明白人”进入“法律援助引导员、政策法规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角色,更好的带动群众法治意识,筑牢法治根基。选派业务精湛的女律师加入“巾帼普法进乡村”志愿服务队,联合旗妇联深入乡镇、村、社开展百名女律师巡讲、“巾帼普法乡村行”“法律援助进乡村”等活动,不断提高妇女群众法律知识储备。  

    今年以来乌拉特后旗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当事人7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640人次,办理涉及妇女、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7件,化解矛盾纠纷4起,开展法治宣传、讲座活动8场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40余人次。


  • 朗读
    扎赉特旗:法律援助走进社区 和谐社会你我共建

    近日,兴安盟扎赉特旗法律援助中心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法律援助宣讲活动,提升所属社区居民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

    活动现场,法律援助律师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通过案例分析、现场答疑等形式,解读有关法律法规和法援惠民工程,使抽象的法律法规、条文条例变得生动具体,工作人员现场解答了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如房产纠纷、婚姻家庭、劳动权益等,参与活动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纷纷表示深受启发。

    今年以来,兴安盟扎赉特旗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各类案件243件,其中,刑事辩护案件86件,民事代理案件155件,行政诉讼案件2件,总受援人数达503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257人次。

  • 朗读
    乌海市基层司法所做好“三篇文章”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乌海市持续巩固新时代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成果,不断夯实基层司法所建设根基,推进法治乌海建设向纵深发展。

    法治保障守“稳固圆心”。积极推动司法所作为法治建设议事机构的实体化运行,明确司法所统筹协调基层法治建设的功能定位,常态化运行司法所长列席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制度。司法所锚定“规范性和程序性”方向,聚力重点项目推进,在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行政执法难题化解等方面提供法律意见。

    拓展职能扩“服务半径”。全力推动司法所承担行政执法监督、适用合法合规性审查等新职责,建立行政复议基层司法所联系点、“法律援助市域内通办”受理点,全市20个司法所变身“受理窗口”接收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等材料,协助调解行政争议,减少群众复议成本。

    除险保安绘“平安底色”。司法所推行矛盾纠纷事前疏导、事中化解、事后跟踪的化解机制,通过调解力量、资源、经验“三整合”模式,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坚持“精细管理、精准矫治、精心帮扶”工作机制,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的管理,实现动态跟踪、远程监控和无缝监管。做实安置帮教工作,落实衔接核查、加强排查,落实帮教用心衔接、用情关怀、用心安置为做好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 朗读
    达茂旗司法局:法治之光耀草原 马背服务暖人心

    8月28日,包头市达茂旗司法局联合旗人民法院、巴音花镇、旗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深入巴音花镇斯仁敖道“红色蒙古包”开展主题为“法治之光耀草原,马背服务暖人心”的法治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法律工作者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当地牧民普及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牧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草原保护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等。牧民们围坐在草原上,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法律工作者们耐心地一一解答。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牧民群众,法律工作者们还召开了座谈会并设立法律咨询台,为牧民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无论是草场纠纷还是家庭矛盾,法律工作者们都认真倾听,仔细分析,给出专业的法律建议。 

    马背法治服务活动,不仅将法律知识送到了草原深处,也拉近了法律工作者与牧民之间的距离。让牧民们在感受草原美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法治的阳光。相信在法治的护航下,这片美丽的草原将更加和谐、繁荣。

  • 朗读
    通辽扎鲁特旗:法援惠民生 护航老年人

    近日,通辽市扎鲁特旗法律援助中心于那达慕大会开幕之际,走进草原面向老年人举行“法援惠民生 护航老年人”专项普法宣传。

    活动通过悬挂条幅、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过往老年人群体及其子女讲解了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并针对老年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遗嘱在什么情况下能生效等相关问题,为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告知老年人什么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确途径、怎样使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等事宜,并围绕有关法律法规对老年人的维权途径、法律援助的惠民政策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工作人员通过法律法规释疑和相关问题解答,将老年人真正用得上的法律知识送到了身边。本次宣传活动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更让群众感受到牧区草原的暖心法律援助服务,受到了参与群众的一致好评。活动流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宣传资料、宣传手册3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近30人次,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普及效果。

    2024年,通辽市扎鲁特旗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30件,其中,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4件,切实维护了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 朗读
    青山区司法局“四点发力”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

    近年来,包头市青山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等职能作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2023年,青山区司法局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法治意识

    在包头市松石学校建成生命安全教育体育馆,精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安全教育、防范各种灾害危险的体验式教育基地,指引未成年人珍爱生命、遵纪守法。开展“民法典”“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校园欺凌”等法治进校园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采取专题讲座、集中宣传、以案释法等方式,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未成年人真正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2023年以来,开展“法律进校园”等活动20余次。

    优化法援服务守护合法权益

    开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手续,优先审批、优先解答、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对未成年人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实现法律援助全覆盖,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律师承办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经济状况未达到困难标准的,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或代书服务。对留守、疾病、残疾儿童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用法治温度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3年以来,共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88件。

    开展矛盾排查净化成长环境

    成立青山区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填补校园矛盾纠纷调解机构空缺,为有效预防和化解校园矛盾纠纷提供公正、规范、高效、利民的调解平台。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基层司法所作用,组织排查化解涉及青少年的民事纠纷,在调处中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优先原则,同时引导家庭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充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依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推进社矫帮扶助力回归社会

    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身心特点,注重个案矫正,开展个别教育,引导其以正确认知和价值观顺利融入社会。注重保护未成年矫正对象的自尊和隐私,单独存放、专人专管未成年矫正对象档案,严格保密。入矫前,及时对未成年矫正对象生活环境、家庭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结合实际制定差异化矫正方案并随时调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未成年矫正对象及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其摆脱心理负担,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法治观念,使其更好融入社会。2023年以来,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辅导17次。


  • 朗读
    乌海市创新多元机制为调解提质增效

    突出“防”字建立关口前移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面结合”的人民调解排查网络,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时段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全面掌握辖区内各种矛盾纠纷情况和规律特点,及时对矛盾风险点科学预警,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主动介入、动态研判、源头预防。

    突出“合”字建立联动调解机制。推动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法庭、基层法律服务所“四所一庭”联调机制建设,整合优化法院、公安等资源力量,变“独角戏”为平安和谐“大合唱”,强化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深化多元联动,强化诉源治理,科学有效分流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人民调解的影响力、公信力、执行力。

    突出“稳”字建立包案化解机制。重大复杂矛盾纠纷由领导包案,组建工作专班,调配调解力量,通过统筹谋划、定期协调、调解联动、群策群力、释理说法、隐患联防等,努力在说服教育、思想疏导、困难帮扶和法治宣传上下功夫,全程发力、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化解难题。

    突出“优”字建立品牌引领机制。聚力基层治理闪光点,培育调解品牌支撑点,打造“刘磊流动调解工作室”“馨桥调解工作室”等金字招牌,通过化解疑难纠纷,以点带面打造纠纷化解新标杆,使调解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