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搜索
list
首页 > 司法要闻 > 基层工作动态

基层工作动态

阿拉善盟:构建“四位一体”生态法治体系 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 2025-06-11 10:57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近年来,阿拉善盟始终将法治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引擎,构建起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四位一体”的生态法治体系。

精准立法,守护“沙漠英雄树”

紧扣地域生态特征,以“小快灵”立法破解保护难题。针对额济纳胡杨林这一独特生态资源,推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胡杨林保护条例》,从立法协调到组织保障全链条细化责任,为“沙漠英雄树”打造专属法律铠甲。同时,积极依法做好巴丹吉林沙山湖泊保护工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永续利用奠定法治基础。

严格执法,科技赋能与涉企优化并行

构建“制度+科技+联动”的执法新模式,让生态监管“耳聪目明”。统筹河湖长、林长与检察长协同机制,与甘宁两地建立跨区域检察协作,形成“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同”的监管合力。创新运用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对重点区域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盟生态环境局与盟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执法检查,对辖区内2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4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实施了“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升监管效能,彰显“铁腕护绿”决心。

司法护航,跨域协同践行“绿色正义”

全盟首个胡杨林保护公益诉讼案例,运用“三检合一”模式实现刑事惩治与生态修复并重,相关案例入选最高检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河湖长效管护体制;以黄河、黑河跨省界河湖库为重点,加强与周边省份毗邻地市的联防联控联治,举办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论坛,合力守护黑河流域生态安全。

全民普法,让“绿色法治”浸润人心

以“法律六进”为抓手,构建“传统+新媒体+精准滴灌”的普法矩阵。依托“3·12植树节”“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法治阿拉善”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环保法律法规知识,打造线上普法“微阵地”。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生态法治讲座,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大格局。

信息来源: 法治阿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