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幅优化;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健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面强化;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稳步提高……近年来,兴安盟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法治引领护航全盟经济社会发展。
高位推进 凝聚法治力量
法治是治国安邦的基石。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兴安盟多年来孜孜以求。一路走来,目标明确,步履铿锵。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兴安盟委、行署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推进。2021年以来,召开盟委委员会议、行署常务会议、全面依法治盟委员会议研究法治建设工作14次,盟委、行署领导对法治建设工作批示77次。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每年盟行署向盟委、人大工委报告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二是强化考核督促。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评内容。开展法治建设督察,2021年以来,开展法治调研督察14次。 三是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高端讲坛,将法治教育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入职和晋职必训内容,2021年以来,举行培训28期,培训人次达到2284人。
深化改革 提升履职效能
城市的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近年来,兴安盟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履职效能。一是加大力度减政放权。全面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服务,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盟旗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共10808项,即办率、网办率分别为80.36%、99.56%。全盟梳理就近办事项4693项。二是全面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盟级37个部门权责清单事项7066项,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负面清单制度。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以“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四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成立全区首家“金融诉调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兴安盟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人员、财产。五是优化公共服务。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各旗县市网上可办率已达100%。印发《推动盟本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施方案》,进驻实现“应进必进”。
依法行政 健全制度体系
依法治盟,需要从制度层面对行政行为进行规范。一是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履行法定程序,盟行署每年均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开展决策后评估,2021年以来,对9件重大行政决策开展后评估。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二是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举办规范性文件培训班,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核制度,推广运用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化平台,全面开展网上公示。
依法履职 规范公正执法
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有效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坚持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并行,不断完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二是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开展行政执法主体和人员清理确认、资格审核和考试工作,全盟现有执法主体548个,执法人员5966人,举办行政执法人员业务集中培训班12次,培训人员13200余人次。三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主管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体制机制。2021年以来,围绕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执法活动6700余次,查处违法行为872起。四是启动实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三年行动。制定行动方案,下达《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23份,提出整改意见800余条。
化解纠纷 强化基层治理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兴安盟坚持多措并举,不断释放平安建设动能,探索社会治理路径。一是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强化“三调联动”,开展“诉调对接”,实施“四所一庭”联动,实行信访维稳联动工作机制,设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2021年以来,全盟各类调解组织调解案件1.4万余件,调解成功率98.6%,全盟信访部门案件受理率100%。二是制定“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和“四制度一评议”实施方案。全盟各级执法单位共开展普法讲座、“法律六进”、以案释法等宣传活动1200余次。三是加强行政复议工作。顺利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制定行政复议与应诉制度汇编,成立复议委员会,建立行政复议专家库,充分利用小程序线上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制定行政复议决定网上公开制度,设置专栏公开行政复议决定书,全盟乡镇司法所实现行政复议代办点全覆盖。
厅法治调研处 兴安盟司法局联合供稿